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药品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来源:英格尔医药 发布时间:2020-08-05
药品与包装容器的相容性涉及产品安全,一直为药品监管部门高度关注,也是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亟待了解并进行研究的内容。与口服制剂相比,注射液或注射用混悬液等制剂,由于给药后将直接接触人体组织或进入血液系统,被认为是高风险程度的品种之一。
2008年1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8〕7号),对于化学药品注射剂,要求选取可作为注射剂包材/容器的材料,进行包材/容器相容性研究。2010年9月25日,国家局发布了《关于按CTD格式撰写化学药品注册申报资料有关事项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10〕387号),附件“化学药品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中2.3.P.2.5和3.2.P.2.5块是制剂与包装相容性研究资料。上述要求均提醒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应重视药品与包装的相容性研究,并在申报产品时提交研究资料。
美国FDA于1999年发布了人用药品与生物制品包装用容器密封系统指导原则。欧盟EMA于2005年发布了直接接触塑料包装材料的指导原则,主要阐述了塑料包装材料的申报资料要求,对药品与塑料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仅为一般性的描述,并无具体的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但上述指导原则均仅对如何开展相容性研究提出了一般性指导建议,未提供具体的试验方法以及评价标准,难以指导国内企业开展研究。
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国内药物和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的现状,于2012年发布了《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我国开展此项研究的时间较短,研究基础相对薄弱,多数企业尚未深入了解和掌握如何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因此,作为药物与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的第一份技术指导原则,不仅分析了相容性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并且详细阐述了提取试验、迁移试验、吸附试验的设计及具体的试验操作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试验条件的选择、考察指标的确定、分析方法的选择及验证要求等内容。
分析包装材料成分
包装容器系统包括直接包装组件和次级包装组件。目前在注射剂中使用的塑料包装材料主要包括聚丙烯输液袋、瓶;多层共挤输液用膜制袋等。其中聚丙烯输液瓶包含瓶和组合盖两部分;输液袋通常含袋、接口、组合盖。由于塑料输液袋具有一定的透湿透气性,对于某些不稳定的产品,还可能在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基础上,使用具有一定阻隔性能的外袋,即所谓内外袋组合包装,某些产品在内外袋间还会使用吸氧剂,如氨基酸注射液等。
塑料包材常与弹性体组合使用,因此,除聚合物以外,包装系统中通常还含有多种添加剂,如催化剂、激活剂、塑化剂、增黏剂、着色剂、填充剂、抗氧化剂、润滑剂等。例如:聚丙烯粒料中常见抗氧剂和润滑剂水合铝酸碳酸镁,输液瓶内盖中通常会使用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等聚合物等制成的弹性体。多层共挤输液用膜常见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等弹性体、聚丙烯、聚酯、抗氧剂、以及润滑剂水合铝酸碳酸镁等组分。聚丙烯组合盖和接口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拉环式外盖中的垫片常见聚异戊二烯垫。在塑料袋生产过程中常使用异丙基苯等作为黏合组件的溶剂。另外,塑料包装材料还需使用油墨和黏合剂,热印带(油墨)中最常使用的添加物质包括溶剂甲苯等。
本文对《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提取迁移试验方法设计进行了解读,初步分析了塑料包装材料中可能存在的组分,对PED,QT,SCT等安全性阈值在提取迁移试验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对提取迁移试验的常规方法设计和结果判断进行了解析。
我国对药品与包材相容性研究开展时间较短,对其的认识和理解在不断加深。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发布的指导原则相比,新的认识对AET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修订,并引入了QT的概念。以上信息供药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在进行药品与包装容器系统进行相容性研究时参考。
上一篇药品相容性检测
下一篇药物与包材相容性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