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82-9001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返回列表

药物溶剂的检测与筛选

来源:英格尔医药 发布时间:2020-08-24

  对药物中各种来源的杂质的控制是保证药品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对发酵来源药物中各类外源性残留物的分析是药物杂质控制的难点。来自发酵菌株宿主细胞残留DNA,特别是传代细胞系的DNA具有潜在致瘤和传染风险,该类大分子物质还会引起诸多过敏性不良反应。因此,发酵来源的药品中宿主细胞残留的DNA是影响用药安全的潜在危险因素,对此类残留物的控制一直是欧美发达国家关注的重点。


  对于残留DNA的检测,根据前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溶液直接测定和DNA提取2种。溶液直接测定方式没有样品前处理,为DNA“原位”测定;而采用DNA提取的前处理方式如磁珠法等,可对样品残存的微量宿主DNA有效提取,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目前,各国药典收载的DNA检测方法主要有4种,依据检测原理和特点的不同各有其优缺点。但无论哪种检测方式和检测手段,选择适宜的溶剂均是实现准确测定的关键。一般来说,发酵来源的生物类产品多为水溶性,其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可直接采用水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乙二胺四乙酸(Tris-EDTA,TE)缓冲液,这些溶剂对DNA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但对于发酵类脂溶性药物,由于几乎不溶于水,往往需要采用极性较弱的有机溶剂先进行溶解后再进行残留DNA测定。


药物溶剂的检测与筛选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溶剂会改变DNA空间构象而导致DNA发生变性或沉淀,这可能会影响残留DNA的准确测定。因此,对于发酵类脂溶性药物来说,合理选择溶剂是实现残留DNA准确测定的关键因素。有必要对发酵类脂溶性药物中残留DNA检测所用的溶剂进行合理考察和筛选。


  环孢素(cyclosporine,又名环孢素A或环孢菌素)是20世纪70年代于真菌多孔木霉(Tolypocladiuminflatum)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亲脂性环状多肽类化合物,具有抗真菌、抗寄生物、消炎等广谱药理活性,20世纪80年代作为免疫抑制剂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现用于多种组织、器官移植预防排斥反应和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是一种由结节性链丝菌(Streptomyces nodosus)发酵得到的一种大环多烯类抗生素,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环孢素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腈、乙酸乙酯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两性霉素B在水中不溶,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溶解[19],两者均是典型的发酵来源脂溶性抗生素药物。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目前我国此类原料在出口欧盟时,需企业提供相关残留DNA的检测数据,用以证明产品的安全性和批间工艺的稳定性。目前,外源性DNA残留量测定是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安全性评价的一个重要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收录及文献报道的检测样品多为疫苗、重组产品和生化药品等水溶性样品,溶剂有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等。但这些溶剂以及TE缓冲液等均无法应用于脂溶性药物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和残留DNA测定。


  本研究以脂溶性药物-环孢素为例,依据经典荧光染色法的检测原理,采用简便、快速的Qubit®双链DNA检测试剂盒对供试品溶液直接分析,按照残留DNA检测的一般步骤和关键点,对发酵类脂溶性药物残留DNA检测中溶剂的考察与选择进行了深入的元素杂质研究


  还应用筛选的溶剂对另一种脂溶性药物——两性霉素B中残留DNA进行了测定,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筛选得到的溶剂既可较好溶解检测样品,又不会对DNA稳定性产生影响,有助于脂溶性药物中残留DNA的准确测定。


英格尔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瓶北路155号

          155 Pingbei Rd,Minghang District, Shanghai

电话:400 182 9001        0086 21 51682918

网址:www.icaspharma.com

关注了解更多

版权所有© 英格尔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沪ICP备1902258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