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药物制剂质量
来源:英格尔医药 发布时间:2021-03-02
低剂量药物制剂中的活性成分通常为高活性药物,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治疗窗狭窄等特点。
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ChP 2010)之前,对于单剂量标示量规格不大于10 mg或主药含量不大于5%的药物制剂须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自ChP 2010起,修订为单剂量标示量不大于25 mg或主药含量不大于25%的药物制剂需要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
如果以是否需要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来定义低剂量药物制剂,那么其中大多数药物的质量控制策略与常规药物没有显著差异。另有报道,低剂量药物制剂是指载药量在1%(美国药典)、2 mg或2%(英国药典)以下的制剂。
但是,从药物制备工艺的复杂程度、质量控制的难度以及体内活性强度等角度考虑,目前比较公认的低剂量药物制剂是指单剂量标示剂量不大于1 mg的药物。
低剂量药物制剂一般具有如下特点:极低的单元药物含量;辅料/药物比例大(可高达500至50000);生产过程中极易遭受损失与污染;要求灵敏度极高的分析方法和极为精细的前处理方法,并获得较好的回收率;很可能是BCSⅠ类或Ⅲ类药物;终产品的含量均匀性与生产贮存中产品的稳定性要求较高等。
对于低剂量药物制剂,其处方研究、工艺开发与放大生产、质量控制与分析方法的建立等与常规制剂相比难度更高。
而相比液体制剂,低剂量固体药物制剂更具挑战性。
将低剂量固体药物制剂定义为单剂量标示剂量不大于1 mg的片剂、胶囊、颗粒剂及粉雾剂等固体药物制剂,针对其药学特点,探讨其质量控制要点。
常规药品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制订中的定义、性状、鉴别、检查(包括制剂通则项下的项目和产品特有的质控项目)、含量测定、包装与贮存等,低剂量固体药物制剂也同样需要,但不同的是检查项将根据低剂量固体药物制剂的特点制订,其中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反映其均匀性的含量均匀度、表征其稳定性的有关物质(杂质)、反映其晶型等可能变化的溶出度试验等。
这些关键质量属性(CQA)均直接影响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ChP 2015二部共收载的2 603个品种中,有65个规格不大于1 mg的固体制剂品种,其中普通片剂与胶囊剂(包括复方制剂)57个(复方制剂为9个)、粉雾剂与舌下片各2个品种,口崩片、干混悬剂、栓剂和复方膜剂各1个品种,其最主要的检查参数是含量均匀度、溶出度与有关物质等。
下一篇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