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药物稳定性研究
来源:英格尔医药 发布时间:2020-10-27
稳定性是原料药或制剂保持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特性的能力。稳定性研究是基于对原料药或制剂及其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和理解,通过设计试验获得原料药或制剂的质量特性在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药物稳定性研究方案设计策略
(一)建立合规的药品稳定性研究方案
药物稳定性研究方案应符合相关法规指南的要求,可参考的指导原则列表如下:
1.ICH Q1A(R2):Stability Testing of New Drug Substances and Products;
ICH Q1A(R2):新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试验
2.WHO:Stability testing of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and Finished Pharmaceutical Products;Technical ReportSeries_1010_2018_ANNEX 10
WHO:新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试验;2018年技术报告附录10
3.FDA:Guidance for Industry ANDAs:Stability Testing of Drug Substances and Products
FDA:简明新药申请工业指南: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试验
4.21CFR 211.166 Stability Testing
美国联邦法规211.166稳定性试验
5.中国药典四部通则:<9001>原料药物和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6.国家药品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NMPA_CDE):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二)药物稳定性研究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药物研发阶段,通过试验获得原料药或制剂在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影响下,药物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由此建立原料药的再试验期或制剂的货架期以及推荐的贮存条件。稳定性试验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原料药和制剂注册稳定性试验通常采用至少中试规模的样品,其合成路线、处方、生产工艺、包装等内容均应与商业化生产的产品一致,包装容器与商业化生产相同或相似。稳定性试验考察项目应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和微生物特性。申报时应包括至少3个批次的长期试验(12个月)、加速试验(6个月)或中间条件试验(12个月)的资料,并承诺继续研究以建立确切的再试验期或有效期。
技术转移阶段,通过稳定性试验对比转移前后生产的产品是否保持相同的稳定性趋势,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比转移前后产品的稳定性数据与降解曲线拟合程度。
商业生产阶段,通过持续稳定性考察和有变更时进行相应的稳定性试验考察,以监控药品的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的、一致的和持续可控的状态。对上市后的首三批进行稳定性试验考察。在持续稳定性考察通常情况下,每种规格、每种内包装形式的药品,至少每年考察一个批次,除非当年没有生产。工艺发生变更的药品,生产和包装有重大偏差的药品,重新加工、返工、回收的批次,均应列入稳定性考察范围。
产品终止阶段,应根据监管要求,采用预先确定的方法来管理诸如文件和样品保存、后续的产品评价(如投诉处理和稳定性考察)以及报告等活动,以监控药品在生命周期内的质量稳定性。
建立合规的药物稳定性研究方案,每种方案的制定应由具体产品而定,研究方案的编写应尽可能具体和全面,包括但不限于样本量与测试时间间隔,样本的贮存条件,可靠、有意义、有针对性的测试方法,具有上市包装形式的药品,对需要复溶产品的要求等。
上一篇药物稳定性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