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致突变性毒理试验介绍
来源:英格尔医药 发布时间:2021-01-28
原药产品中化学原药、生物化学原药和植物源母药均需要提交致突变试验资料,微生物母药不需要进行致突变试验。
致突变性是毒理学概念,对于一种物质,它的致突变性是指其改变生物(特别是针对人)细胞染色体碱基序列的能力。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与致畸性紧密相关,致癌性强与致畸性强的物质,一般也会有比较强的致突变性。由于致突变试验相较于致癌性试验更加简单,可以用来预估产品进一步的致癌性。
农药原药登记要求的致突变性试验包括四项,在GB/T 15670-2017《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中有相应的试验准则,分别是:
a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对应试验准则的第14部分: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b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对应试验准则的第20部分。
c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应试验准则的第19部分。
d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对应试验准则的第15部分.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又称Ames实验。试验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来检测点突变。原理是通过观察试验菌株在缺乏所需要氨基酸的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检测试验菌株是否恢复合成必需氨基酸的能力,评价受试物诱发突变的能力。
哺乳动物体外细胞基因突变试验属正向突变试验,可检出碱基置换型致突变物和移码型致突变物。在加入和不加入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使细胞暴露于受试物一定时间,然后将细胞传代培养。胸苷激酶水平正常的细胞对三氟胸苷(trifuorothymidine,TFT)等敏感,因而在培养液中不能生长分裂,突变细胞则不敏感,在含有三氟胸苷的选择性培养液中能继续分裂井形成集落。相似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酶(HPRT)正常的细胞对6-硫代鸟嘌呤(6-thioguanine,6-TG)敏感,突变的细胞则不敏感,在含有6-硫代鸟嘌呤的选择性培养液中可生长形成集落。基于突变集落数.计算突变频率以评价受试物的致突变性.
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通过在加入和不加入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使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暴露于受试物中。用中期分裂相阻断剂(如秋水仙素或秋水仙胶)处理,使细胞停止在中期分裂相,随后收获细胞,制片,染色,分析染色体畸变。
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通过检测受试物是否引起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染色体或有丝分裂器损伤而诱导微核细胞发生率增高,以评价受试物致突变的可能性。
微核是指细胞中主核之外的小核,染色与细胞核一致,相当于细胞直径的1/20~1/5,星圆形或椭圆形。微核是细胞内染色体断裂或纺锤丝受影响而在细胞有丝分裂时滞留在胞核外的遗传物质。因而,微核试验能检测化学或/和其他物理因素诱导产生的染色体完整性改变和染色体分离改变这两种遗传学终点。
这四项致突变试验中,若出现了两项及以上的阳性结果,则不符合登记要求。
英格尔医药提醒四项试验中如果a-c项试验任何一项出现阳性结果,d项为阴性,则需要增加另一项体内试验(如体内哺乳动物细胞UDS试验等),如a-c项试验均为阴性结果,而d项为阳性,则需增加体内哺乳动物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或显性致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