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82-9001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返回列表

生物药物的研究与新药申报流程

来源:英格尔医药 发布时间:2021-07-29

  新药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的探索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必须多学科相互配合。发现有效化合物是研究新药的基础,开发新药的物质来源可以是天然资源或生物合成或化学合成的化合物。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是研究新药的起始。在研究其结构和性质后,通过生物系统的各项试验,了解化合物的药效、毒性、药代以及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再进一步进行构效关系研究和结构的简化、改造、修饰或优化,从而发现并创造具有新型结构与特殊药理作用的新药。


  生物药物的研究开发过程一般有以下三个阶段。


  一、制订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


  这一阶段是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文献,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和制备供筛选化合物(生物药物供筛选的化合物包括从天然资源获得的化合物和以生物技术手段获得的化合物)。此阶段研究主要是为筛选和进行实验室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二、筛选和临床前研究阶段


  首先进行药效学的药理筛选,通常用实验动物模型进行筛选,也可以通过药效学靶标进行分子水平或细胞水平筛选,然后再用动物模型进行体内筛选,筛选时应尽量缩短动物模型和临床病理作用之间的差距。生物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小量试制和中间试制三个阶段。


  1、实验研究阶段


  实验研究是基础性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有生产用菌、毒种和细胞株的构建、培养、遗传稳定性和生物组织选择,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及其理化特性、结构与生物特征的分析等研究,取得制造和质量检定的基本条件条件和方法。


  2、小量试验阶段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确定配方及给药方式,建立制备工艺和检定方法,实验小批量样品进行临床前初步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实验(包括药效作用及其特点、毒理及初步药代试验),并制定制造与检定基本要求。确定目的化合物具有新药的可能性。


生物药物的研究与新药申报流程_英格尔医药


  3、中间试制阶段


  (1)生产工艺基本定型,产品质量和产率相对稳定,并能放大生产。


  (2)有产品质量标准、检定方法和保存稳定性资料,并有测定效价的参考品或对照品。


  (3)全面、系统地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括断药的药物化学研究,药理学研究(主要药效学研究,一般药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毒理学研究,以及生物等效性、生物利用度研究和耐受性、依赖性试验等。


  (4)提供自检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复检报告及能满足临床试验研究用量的连续三批产品。


  (5)制定较完善的制造检定试行规程和产品使用说明书(草案)。在新药临床前研究项目中,最重要的是新药的安全性及其有效性是否优于已知药物,因此取得临床试验批件的最重要资料是满意的药理学学和毒理学研究结果。


  三、临床试验研究阶段


  新药临床试验是指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评价,通过各期临床试验,对新药作出能否上市的结论。所以临床试验是新药评价的关键阶段,是对新药实际应用价值的最终验证。


  药物的临床试验(包括生物等效性试验),必须经过CFDA批准;必须执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申请新药注册,应当进行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Ⅵ期。新药在批准上市前,应当进行Ⅰ、Ⅱ、Ⅲ期临床试验。经批准后,个别情况下可仅进行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或者仅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1、Ⅰ期临床试验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2.、Ⅱ期临床试验


  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设计Ⅲ期临床试验研究和确定给药剂量的方案提供依据。此阶段的研究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随机双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3、Ⅲ期临床试验


  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其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市在提供充分的依据。试验一般应采用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双盲法对照试验。


  4、Ⅵ期临床试验


  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以及改进给药


  剂量等。


  新生物药物的种类繁多,如天然生物药物、反义药物、新型疫苗、治疗性抗体、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等。药物种类不同,新药申报和审批程序大同小异、但这些药物的研究过程是不同的。现仅以基因工程药物为例来说明它的研究过程。


  (1)实验室研究阶段基因工程药物是生物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开发个新的基因工程药物,并把研究成果推向产业化生产,这中间有很多步骤和技术环节。首先选择有药用价值的蛋白质,也称“目的蛋白”,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功能、性质和作用。


  其次,构建具有目的基因的高效表达的工程细胞。目的基因的来源有全合成法、以mRNA为模板的RTFCR法、以eDNA文库为模板的PCR法等。一般大目的基因可从总RNA文库中分离出总mRNA,利用亲和层析分离出目标蛋白的mRNA,并经反转录获得cDNA或从cDNA文库通过PCR扩增所需的eDNA,测eDNA序列以确定为目的DNA;


  选择一种合适的宿主细胞系统(细菌、酵母、动物细胞等)和合适的载体;重组(构建)高效表达载体,并转染人宿主细胞;筛选阳性克隆,获得工程细胞或工程菌株,测定该工程细胞或工程菌株的稳定性(传代50~100代)和载体结构稳定性以及表达产率的稳定性(SDS-PAGE);符合预定目标后,建立生产种子细胞库,为了保证种子细胞库的稳定性,要建立两级种子库,包括主细胞库和生产细胞库,要保证建细胞库时细胞的均一性。


  英格尔建立生产细胞库后,要在实验室规模的条件下,研究细胞培养和发酵最佳方案。初步建立目标蛋白的高效分离、纯化和制剂方案。这两个方案确定后,写出工艺规程。参照有关基因工程药物质量标准,建立目标蛋白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在得到少量的纯目的蛋白后,初步进行药物体内、外疗效试验,基本明确目的蛋白疗效后,再进行以下研究。


英格尔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瓶北路155号

          155 Pingbei Rd,Minghang District, Shanghai

电话:400 182 9001        0086 21 51682918

网址:www.icaspharma.com

关注了解更多

版权所有© 英格尔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沪ICP备1902258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