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钯元素杂质评估与检验
来源:英格尔医药 发布时间:2020-08-27
元素杂质是一种无机杂质,往往具有较高毒性,如砷、镉、镍是明确致癌物,镉、汞、金具有肾毒性,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显著影响,铂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等。
为更好的控制元素杂质对人体的安全性影响,ICH Q3D发表了《元素杂质指导原则》,目前CFDA主要遵循ICH Q3D来进行金属元素杂质控制。
1.元素杂质的类型
根据元素杂质的毒性及其在药品中出现的可能性,将元素杂质分为3类:
1类元素杂质包括:砷(As)、铬(Cd)、汞(Hg)、铅(Pb)4种元素。1类元素是人体毒素,在药品生产中是禁止或限制使用的。
2类元素杂质被认为是给药途径依赖型的人体有害元素,根据它们出现于药品中的相对可能性,被进一步分成2A和2B亚类。
2A类元素包括:钴(Co)、镍(Ni)、钒(V)3种元素,2A类元素出现在药品中的相对可能性高。
2B类元素包括:银(Ag)、金(Au)、铱(Ir)、锇(Os)、钯(Pd)、铂(Pt)、铑(Rh)、钌(Ru)、硒(Se)、铊(Ti)10种元素,2B类元素丰度较低并且与其他物料共生的可能性较低。
3类元素杂质包括:钡(Ba)、铬(Cr)、铜(Cu)、锂(Li)、钼(Mo)、锑(Sb)、锡(Sn)7种元素,此类元素口服给药途径的毒性相对较低,但在吸入和注射给药途径的风险评估中仍需考虑。除非该给药途径特定的PDE值高于500μg/天,在吸入和注射给药途径的风险评估不需考虑。
其他元素:包括铝(Al)、硼(B)、钙(Ca)、铁(Fe)、钾(K)、镁(Mg)、锰(Mn)、钠(Na)、钨(W)和锌(Zn)。
元素杂质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元素杂质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的三个步骤主要是
1)识别药品中已知和潜在元素杂质来源。
2)确定药品中元素杂质实测值或预测值,并与PDE比较。
3)总结和记录风险评估。确定已建立的工艺控制是否充分或者是否需要额外的控制。
01
元素杂质的风险评估
元素杂质的来源有多种,针对各种元素杂质来源的途径进行风险评估,元素杂质的来源主要有几下几种:
1)在原料药、辅料或其他药品组分生产中有意添加元素(如催化剂)的残留杂质
2)非有意添加但在药品生产所用原料药、水或辅料中可能存在的元素杂质
3)生产设备可能引入到原料药和/或制剂中的元素杂质
4)包装材料可能浸出至原料药和制剂中的元素杂质
针对元素杂质的来源,支持风险评估的信息及数据主要包括
1)先验知识
2)公开发表的文献
3)相似工艺的数据
4)供应商信息或数据
5)制剂组分的检验
6)制剂的检验等。
如风险评估过程未识别出任何潜在的元素杂质,应记录风险评估结论和支持性信息及数据;如风险评估过程识别出一个或多个潜在的元素杂质,对于该过程中识别出的任何元素杂质,风险评估均需考察元素杂质的来源多样性,并记录评估结论和支持性信息。
02
若药品中元素杂质水平超过控制阈值(30%PDE值),需采取额外措施,可采用的措施如下:
1)变更生产工艺,通过纯化步骤,降低至控制阈值之下
2)通过工艺过程中控制或上游控制,限制在控制阈值之下
3)制定辅料或物料(如合成中间体)的控制标准
4)制定原料药的控制标准
5)制定药品的控制标准
6)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下一篇药物的基因毒警示结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