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82-9001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返回列表

药物研发

来源:英格尔医药 发布时间:2022-08-29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通过攻击宿主上皮细胞完成复制进而感染更多细胞,触发免疫系统攻击和破坏呼吸系统的受感染组织并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常见一些呼吸道症状并伴随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少数人还会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脑膜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休克等并发症,进而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抗流感不仅要抑制病毒复制,还要阻断相关炎症因子在免疫细胞间传递并缓解机体过度免疫反应,减轻修复免疫反应带来的机体损伤。除了常用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M2阻断剂外,目前也在病毒复制和机体免疫的其他靶点方向上开发新药。中药一直以来以其多靶点治疗闻名,研究发现中药中很多活性成分如醌类、类黄酮、生物碱等都可有效抵抗流感。此外,研究发现中西药联合使用抗流感比单用治疗效果更好。

  抑制流感病毒表面蛋白神经氨酸酶的药物

  蘑菇形四聚体糖蛋白神经氨酸酶的单体由固定在病毒膜上的茎结构域和催化活性中心球形头构成。神经氨酸酶不仅能裂解血凝素与唾液酸之间的糖苷键来催化唾液酸水解,还通过降低呼吸道黏液层粘度使细胞表面受体暴露增强病毒吸附,还能促进含病毒组织液散布至下呼吸道短期内使呼吸道受损。神经氨酸酶是目前开发及应用非常多的靶标。


药物研发


  1、化药及小分子化合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neuraminidase inhibitors,NAIs) 是当前应用广泛的抗病毒药物,通过与神经氨酸酶活性位点可逆性结合而与神经氨酸(底物) 竞争,抑制神经氨酸酶的酶功能进而切断病毒的扩散链,阻止病毒子代从宿主细胞表面脱落。扎那米韦与神经氨酸酶活性位点E-119 形成氢键,因生物利用度差被设计为吸入粉雾剂在呼吸道中局部浓缩用药。第一个口服的抗流感西药磷酸奥司他韦可结合神经氨酸酶活性位点 H275Y,其中 R292K、E119V 和 H274Y 是该药常见的耐药突变点。帕拉米韦通过其羧基、胍基结构与神经氨酸酶活性位点(包含Asp151、Glu119 和 Glu227 等) 形成强烈的分子间作用抑制神经氨酸酶 活性,R378Q,R378K 和R378L是其耐药突变点,由于其生物利用度差,目前是经 FDA 批准的唯一通过静脉注射给药的抗流感药。辛酸拉尼米韦对磷酸奥司他韦的耐药株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优势是可在肺部停留较长时间保持长效抑制,每周只需吸入一次即可有效抗流感。

  2、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

  植物挥发油中提取的单环倍半萜吉马酮可剂量依赖性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转录及神经氨酸酶活性,与奥司他韦联用在体内外均表现出对病毒感染抑制的累加作用,有潜力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开发用于流感的治疗。黑色接骨木莓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矢车菊素-3-桑布双糖苷( cyanidin-3-sambubioside,C3S) 可作为病毒 H274Y 突变的潜在抑制剂,与H274Y突变型流感病毒形成类似于氢键的作用力并显示出良好的结合亲和力,与耐H274Y 的奥司他韦联用具有相当强的抗病毒活性。此外黄连解毒汤水提取物中黄连碱、小檗碱、栀子苷等能够以竞争性方式有效抑制神经氨酸酶-1。

  抑制流感病毒表面蛋白血凝素的药物

  血凝素是由球状头部和茎区域组成的穗状均三聚体,主要介导流感病毒导入宿主细胞,包括病毒-细胞结合和病毒-宿主膜融合。位于血凝素头部的受体结合位点与细胞表面的唾液酸结合,通过内吞作用使得病毒进入。病毒进入后在酸性环境下诱导 血凝素茎区构象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病毒膜与宿主内体膜融合并释放病毒R神经氨酸酶基因组到细胞质中,血凝素介导病毒进入这一关键步骤目前已成为抗流感药物开发的潜在目标。


英格尔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瓶北路155号

          155 Pingbei Rd,Minghang District, Shanghai

电话:400 182 9001        0086 21 51682918

网址:www.icaspharma.com

关注了解更多

版权所有© 英格尔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沪ICP备19022585号-1 网站地图